在线客服

职工社保、灵活就业、城乡居民社保,三种的待遇有何不同

发表时间:2022-11-15 18:17

社会保险也就是常说的五险:养老、医疗、生育、工伤、失业保险,正常参保的企业职工由企业负责。

其他自由职业的人员,可以按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职工养老保险,也可参加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。

经常被大家问到: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职工社保和公司缴纳的职工社保,都是职工社保,有什么不同?灵活就业人员应当选择缴“灵活就业社保”还是“城乡居民社保”,哪种更划算?


1企业职工社保

     

      这里主要说明养老保险的缴费方式和退休条件、退休待遇。

   

缴费方式

一般来说,企业按照上年度工资总额的16%缴费,个人按照本人上年度工资基数的8%缴费,分别计入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。

退休条件

办理退休时男满60周岁,女干部满55周岁,女职工满50周岁,累计缴满15年。

退休待遇

退休养老金主要由基础(社会统筹)养老金、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,基础养老金主要有累计缴费年限、历年缴费水平、退休时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计算。

     跨省转移、跨省退休问题

省内不需要办社保转移,只需要变更登记参保关系。跨省按照全国统一的流程,办理养老保险跨省转移,参考文章:

在多个城市工作过,退休后在哪领养老金?最全解答来了

灵活就业人员社保

各类灵活就业人员如自由职业、无雇工的个体户等,用个人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,其退休待遇计算办法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一致。

参保条件

不少地区的政策规定,都将参保人员范围限定为“本地户籍”。

2021年起,按照人社部等部门规定,各地要逐步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养老、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,现在很多城市也相继取消户籍地参保这一限制。

缴费方式

多数地区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算法:

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× 缴费档次 × 20%(8%计入个人账户,12%计入社会统筹账户)

缴费档次可以自主选择,各地区的档次划分有差异,一般包括60%、100%、300%等档位。

退休条件

灵活就业人员,男年满60周岁、女年满55周岁时,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,可按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。

不少灵活就业人员,曾经以“企业职工”参保,而企业“女工人”岗位退休年龄为50岁。对于岗位和参保身份有过变动的女性灵活就业人员,如何判定退休年龄,按各地区的实际规定执行。

城乡居民社保

城乡居民社保是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医保。

年满16周岁(不含在校学生),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城乡居民,可以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社保。城乡居民医保有购买时间限制,1年只能买1次。个人自愿缴纳。

缴费方式

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缴费、集体补助、政府补贴构成。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,按国家规定计算利息。

领取条件

年满60周岁(不分男女)、累计缴费满15年,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。

居民养老保险待遇:

1、基础养老金:中央确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,地方政府可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;对长期缴费的,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。

2、个人账户养老金:按个人账户累积储存额÷139计发,支付终身。参保人死亡,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可以依法继承。

举例:假如每年缴费1000元,政府补贴50元,累计缴费20年,则个人账户累积2万多元(含利息),退休后个人账户养老金大约每月150~200元。

最后,总结一下:

领取待遇差别

职工社保包括养老、医疗、生育、工伤、失业保险5个险种,但个人自己买的社保,只有养老和医疗。

退休年龄不同

1)职工社保企业职工:男性年满60周岁,女职工50周岁,女干部年满55周岁。

2)灵活就业社保男性年满60周岁,女性年满55周岁。

3)城乡居民社保年满60周岁。

养老金计算方法不同

三种方式计算方法的区别,在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额度也不同。


电话:020-8331-4870  邮箱:1127425135@qq.com   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万福路137号